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7:47:00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白兰
7月24日上午,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开幕。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产业龙头等的千余名代表齐聚长江首城,共探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大会承办地宜宾,作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探索实践“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宜宾方案,成为大会关注的鲜活样本。
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开幕。(伍雪梅 摄)
产业不断跃迁提升
为产融合作提供巨大空间
此次大会现场设置了“成果展示”专场,系统呈现产融合作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试点城市的创新实践成果、金融机构的全周期服务模式,以及重点产业链的金融护航举措等,立体化展现金融服务体系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繁荣生态图景。
记者注意到,其中,在东道主宜宾的成果展示中,既有顶层政策设计的思路解读,也有“科创贷”“碳账户金融”等具体案例,更有金融机构护航产业链的实践成果,生动呈现了一幅“金融活水灌溉产业田”的“宜宾答案”。
与会嘉宾参观东道主宜宾的成果展。(主办方供图)
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产融合作大会作为国家级盛会,其落地意味着宜宾的产融实践得到了全国层面的认可。
实际上,宜宾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四川工业大市,工业总量稳居全省第2位,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也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近年来,宜宾持续探索“以产兴城、以融促产、科技赋能”的新路径,产业蓝图不断跃迁。
宜宾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抢占绿色新能源、数字经济新蓝海等产业风口,推动产业结构向“一蓝一绿”转型,聚焦强链韧群助力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产业集聚成势,聚力“智改数转”赋能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耕场景建设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破局起步,连续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数字百强市,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四大主导产业中,优质白酒产值早已突破千亿,正迈向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动力电池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全球每十块电池就有一块“宜宾造”;晶硅光伏实现弯道超车,建成全省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数字经济引进字节跳动、腾讯等150家头部企业,智能终端年产量占全省超50%,两大产业预计3-5年将迈上千亿新台阶。
大会现场展示的科技创新产品。(伍雪梅 摄)
未来产业中,快速拓展的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今年均有望突破百亿;还在积极拓展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赛道。
“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等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宜宾这片热土积聚成势,产业的强劲动力和发展后劲,迎来金融需求的“大爆发”,为产融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宜宾城市推介。(伍雪梅 摄)
产融共舞
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此次大会开幕式上,中共宜宾市委副书记、宜宾市人民政府市长廖文彬进行了城市推介。他以“三江汇流襄盛会 产融联动创未来”为主题,从“宜宾是人文荟萃,活力迸发的宜居宜业之城;宜宾是向新逐绿,动能澎湃的产业发展高地;宜宾是资本汇聚 活力涌动的产能合作沃土”三个维度,与嘉宾分享了宜宾这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万千气象,以及产融合作蕴含的宜宾机遇。
记者了解到,产融合作的核心,是让金融真正服务实体经济,而宜宾,已经打出了一套“政策+产品+平台”的组合拳。
政策上,宜宾《产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文件相继出台,通过担保补助、贷款贴息等“真金白银”的支持,撬动金融资源向企业倾斜。产品创新上,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特点,推出“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为绿色项目打造“碳账户”低息贷款,目前全市共有6家上市企业,市值总计超5000亿元。
为了破解“融资难”,宜宾发布超600亿元的基金合作矩阵,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破解金融“精准滴灌”难,宜宾搭建“宜融通”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全市52万经营主体,常态化举办产融对接会,累计帮助600多个项目对接超千亿元融资,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实现“精准对接”。
数据背后,大量企业得到了及时雨般的资金支持,得以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大展拳脚,加速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为新型工业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宜宾城市推介。(伍雪梅 摄)
一个个生动案例见证:产融合作将巨量的金融“活水”精准引入储能产业、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及智能制造产业等新赛道,显著加速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产能释放,宁德时代配套集群、英发德耀光伏项目的快速建成;通过供应链金融、设备融资租赁等工具,赋能传统产业(如白酒、化工)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提升其效率和竞争力,实现“老树发新芽”;产融合作有效缓释金融机构风险,打通科创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资金通道,让一个个“宜宾锂宝”成长壮大……
产融共舞,成为了推动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和核心支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宜宾城市推介。(伍雪梅 摄)
本次大会上,一系列战略合作、试点基金、合作项目签约,将助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AIC股权投向产融联动的创新领域,尤其是四川省18个重点产融合作项目现场签约,为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光同程、三江绿城等企业注入金融“活水”,将更有力地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宜宾市表示,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将全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制造强市,让产业与资本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共舞”,为探索“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贡献更多宜宾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