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智”技术 重构临猗冬枣生态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3:46:00    

【来源:运城日报】

18座高标准钢架棉被智慧大棚与1座12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互相呼应,自动卷帘机、自动喷淋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数智枣业平台实现对冬枣生长的智能控制……临猗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围绕冬枣全产业链,通过“数智”技术重构冬枣产业生态链和价值链。

临猗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位于庙上乡万亩优质冬枣示范区枣业循环圈,一期项目投资1500余万元,占地100亩,建设高标准钢架棉被智慧大棚18座,1200平方米玻璃温室大棚,围绕临猗冬枣全产业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数据融合和智能管理,构建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生态链,全面赋能现代设施冬枣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园内,当地枣业“土专家”隋建国指着一台智能打药机告诉记者:“以前,喷洒农药特别费人工,18个棚需要4个人工作2天才能喷洒完成。有了智能打药系统后,我们只需要将农药注入指定容器,用手机软件点下操作键就不用管了,精确的喷药系统能够确保农药准确喷洒在农作物上,避免浪费,18个棚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喷洒,效率提高了很多。”

智能打药只是产业园众多数智技术的一个方面。据了解,产业园智慧大棚采用“五系统一平台”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高效监控和智能调控,为冬枣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大幅提高冬枣的产量和质量。

“一平台”,即智慧物联网终端操控平台。该平台运用各系统终端设备收集汇总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运算对智能化设备输出指令,完成信息的收集、分析、运用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并从产业分布、园区概况、全维监测等方面,展现冬枣产业信息和物联网实时数据。“五系统”包括智能温控系统、土壤监控系统、虫情监控系统、采光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

“现在手机不仅是通信工具了,通过手机我们可以随时监测地里情况,也能即时进行操作,现在临猗冬枣产业比前些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隋建国说,应有数智技术后,冬枣亩均增产5%至15%,成果商品率从85%提升至90%以上,亩均综合效益提升15%以上。

经过35年的不断创新和总结,临猗冬枣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总产值超20亿元,形成了一套完整、先进的管理技术。面向未来,临猗将按照“百亩核心示范、千亩技术推广、万亩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鲜枣产业4.0版先行典型示范区”,推动临猗冬枣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本报记者 李星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