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滨州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4:35:00    

鲁网7月4日讯7月3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市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据了解,滨州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系统部署滨州市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关工作。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洪刚就文件出台背景、内容特点等作了介绍。

文件的出台背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1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滨州市的就业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3.7万人以上,今年2月份,滨州市作为三个市之一在全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5月,无棣县获评全省首批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协调联动,打出一系列“稳就业”组合拳,保障全市就业大局稳中向好,推动“品质滨州”建设进中提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面对需求多样化、产业智能化、人口老龄化、就业多元化等因素叠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任务仍需持续努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县(市、区)需求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立足滨州产业优势,释放滨州市人力资源富集效能,扎实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争当全省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排头兵”。

文件的内容特点

文件共七部分,主要从促进就业提质扩容、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帮扶其他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工作保障等方面,研究提出22条贯彻实施意见。

聚焦核心目标,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标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工作要求,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措施,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两个核心目标和关键节点。一是到2030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保持在3.7万人以上、扶持创业8000人以上,每年新增技能劳动者1万人以上;二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就业服务优质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局面。

强化政策支撑,健全就业促进长效发展机制。将涉及国计民生和生产保供的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用工服务保障范围,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发展;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政策;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政策;鼓励劳动者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落实购房补助、人才公寓及青鸟驿站等各类安居政策,解决好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突出项目引领,实施就业创新专项赋能行动。支持驻滨院校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为大学生免费提供理论教学、创业实训、专业辅导;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每年征集10个以上优秀项目,真金白银支持项目在滨州落地;围绕就业容量大的领域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培育和壮大市级特色劳务品牌;开展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开发见习岗位,并给予见习补贴;深入实施“渤海工匠”培育计划,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育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友创业园;建立就业预警监测机制。推动提升就业领域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强人社、教育、公安、市场监管、医保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形势实时监测、风险及时防范;推广“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深化改革突破,破解就业领域关键制度障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扩大民营经济就业空间,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并稳定现有岗位,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开展“个转企”扩量行动,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持续实施农民工市民化行动,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加大岗位推送力度;做实“全省工会家政就业技能培训试点”,推动家政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全力支持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

拓展服务载体,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矩阵。支持各县(市、区)建设“社区微业”服务站等基层就业服务网点,打造基层“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开展就业公共服务实训活动,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整合创新资源,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街区,树立“创业渤海 乐业滨州”创业服务品牌,持续举办各类创业比赛及创业活动,推进创业陪跑、创业助力,为初创团队提供创业支持;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定期开展女性专场招聘活动;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新业态劳动者体面就业、全面发展。

下一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把《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工作实际,实化细化贯彻落实《若干措施》政策内容,有序推动任务落实。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坚决树立“一盘棋”思想,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形成协调联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形成强大合力,及时发现处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再沟通、再协调、再研究,确保各项任务取得实效。(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