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性上牌桌,女性故事才算真正开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4:00:00    

许多国产剧还在“独立女性”的标签下靠金句和漂亮场景贩卖女性成长鸡汤时,《亲爱的仇敌》终于切到女性故事最重要的问题——权力。

女性成长为了什么?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兼顾职场和家庭?为了证明自己“值得”一段好的爱情?为了活成优质人类范本?

谁要那些!是否在人生关键场域拥有同等的权力,才是女性故事真正应该关注的重心。

恋爱、家庭、职场,女性是只能被挑选、被规定、被安排、被洗脑、被抚慰,还是终于有了去掉“被“字的权力?这是打开这部剧的正确方式。

剧中没有手撕渣男的爽感,没有职场逆袭的童话,取而代之的是三位女性在婚姻、职场与生活缝隙中近乎狼狈的挣扎。

陈凯西(陈妍希饰)的铂金包上残留着丈夫情人的香水味,罗曼(高叶饰)的高跟鞋在霸总的公寓台阶上踩碎自尊,钟倾城(万鹏饰)的演员梦在资本游戏中一再被碾成玻璃渣——这些不体面的细节,恰恰构成了该剧最锋利的刀刃:它拒绝用“成长”粉饰“权力”的血腥味,而是将女性生存的困境摊开在手术台上,让观众看清每一道伤口。

许多大女主剧惯用“黑化”作为权力觉醒的开关,仿佛女性只需涂上红唇,就能在BGM中登上权力的王座。但亲爱的,哪有那么容易?

所有的改变,第一件事就是放弃。贵妇要做好放弃养尊处优的准备;一再为爱情动容的人,要放弃最有性张力的“天坑”;而做演员梦的姑娘需要对抗一路的糖衣炮弹,什么榜一大哥,什么导演,什么投资人,统统都不沾身。

剧中女性争夺的从来不是虚幻的“女王冠冕”,而是具体而微的生存空间——钟倾城拒绝被投资人包养,陈凯西为孩子的抚养权打离婚大战,罗曼在相亲对象面前伪装自己。这些充满市井气的算计,解构了精英主义的女性神话,让权力博弈显露出粗粝的真相。

这部剧对婚姻与爱情的解构堪称残忍。陈凯西的豪门婚姻像一个金丝笼,丈夫的每一次出轨都是对她“妻子”身份的公开处刑。她不是不知道情人的存在,却要精心扮演“体面的正宫”,明明当初嫁给的是爱情,却不得不进入一场场永不停歇的攻防战——丈夫那身怀六甲的情人就住在隔壁小区,而自己还要作为他精美的玩偶替他糊弄世人。

更耐人寻味的是罗曼的“技术流爱情”。她曾费尽心机抢夺优质相亲对象,只为证明自己值得,却在这“优质”中感受到情感的荒漠——一个人可以想念你,同时驱逐你;可以享受你,却不在意你。是品味、聪明等所谓优质的条件重要,还是一颗不计较的真诚的心重要?

主创将婚恋背后的权力本质展示得一清二楚——谁制定规则,谁掌控资源,谁就拥有定义幸福的话语权。可以解脱吗?当然可以,那就是不玩他们这套权力的游戏。

在职场叙事中,钟倾城在剧组遭遇的不仅是资历歧视,还有各种风刀霜剑。你以为你可以凭自身实力获得一些成就时,总有小人作祟。哪有一帆风顺,只有步步为营。

而凸显这些难,甚至难堪的现实,意义善莫大焉,因为对于更多沉睡的女性而言,撕开温情的面纱尤为重要。

别误会,我并不是在鼓吹权力至上,只是你要明白温情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天然的赠予。看透现实之后保持清醒和善意。

但是,是的,我要说但是。尽管剧作在权力书写上足够锋利,却在女性关系的建构上显露疲态。虽然片名叫作《亲爱的仇敌》,但三位主角的纠葛始终浮于表面:陈凯西与罗曼从“塑料姐妹”到联手抗敌的转变始终显得空泛,钟倾城与其他两人的交集更像是编剧强行捏合的故事线。当她们举杯结盟时,观众记住的仍是那些零散的冲突,而非命运共同体的共鸣。

相较而言,《我的天才女友》以贫民窟的血与泪黏合女性情谊,《亲爱的仇敌》却让三位女主活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一个困于阶层,一个执念婚姻,一个追逐事业。她们更像被编剧放置在权力棋盘上的棋子,而非血肉相连的共生体——没有同根生,哪里来的共悲鸣?

另外,即便在权力解构之路上,它也没走到尽头。当三位女性最终联手组成 “复仇者联盟”时,看似是女性主义的胜利,其实却因为简化而落入了另一种套路——它将系统性问题归结为个别男性的道德缺陷,用打倒“渣男”替代了更深邃的思考。消灭一条恶龙可以祛除幻想吗?屠龙少年为何变成恶龙?此处落空便失去了故事的深意。

如果它可以往下更深一层,如《使女的故事》般展现制度的绞杀,或如《致命女人》般揭露暴力的循环,那么《亲爱的仇敌》撕开的就不只是权力博弈的那层窗户纸。

但我依然觉得《亲爱的仇敌》有价值。陈凯西在孤独的深夜边做瑜伽边落泪,看见罗曼在完美的霸总怀里觉得孤独,这些瞬间正是当代女性不满足于被宠爱、被恩赐、被挑选的证明。

或许真正的女性主义剧作,并不需要完美的主角或热血的逆袭,它只需要诚实地展现。而《亲爱的仇敌》至少做到了这一点:它用她们的伤痛照见了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陈陌

责编 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