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7:33:00
红色是遵义最厚重的底色,是发展旅游最好的资源优势,全市共有长征遗址遗迹358处。可以说在遵义,举目皆是绿水青山,落脚皆为红色遗迹。
2025年,遵义市文化旅游局以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契机,围绕“醉美遵义·红绿芳华”主题,推出了“1+3+N”红色旅游线路产品,跟着“贵州旅‘邮’1号”线路,到遵义会址寻初心、红军山上祭先烈、娄山关上颂词章、花茂苟坝觅乡愁,感悟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
▼线路概览: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乌江寨—苟坝·花茂—茅台酒镇—习酒镇—土城古镇—丙安古镇
PART.01 遵义会议寻初心
九十年前,一盏马灯在遵义老城子尹路的青灰小楼里摇晃,三昼夜的争论劈开迷雾,木桌上的决议划破漫漫长夜。院中“胜利树”的枝桠刺破苍穹,叶影斑驳间,似能听见那钢笔划破纸页的沙沙声。
“胜利树”
穿过青石板铺就的红军街,留着岁月痕迹的砖墙下仍能感受九十年前的喧嚣。转角处,《伟大转折》沉浸式演出正将历史“煮沸”;暮色中,红军烈士纪念碑的尖顶挑破残云,碑座镌刻的英名化作了时代的星辰,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默默述说着当年的深思与抉择。
《伟大转折》演出
红军烈士纪念碑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
PART.02 娄山关上颂词章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935年的弹片至今嵌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里,锈蚀的军号与带豁口的马刀静卧展柜,诗词碑上的朱砂字迹仿佛能听见当年红军战士们的冲锋号角。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
《忆秦娥·娄山关》词碑
踏过西风台,松涛翻涌如当年冲锋的嘶吼;小尖山战斗遗迹的碎石间,匍匐的弹道依然灼烫;长空桥铁索震颤,云雾撕开深渊,恍见红军以草鞋丈量天堑的孤勇。
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
长空桥
摩崖石刻的刀痕深处,岩缝依然诉说九十年前的血气,《娄山关大捷》的炮火轰然炸响一一军号撕裂暮色,马蹄踏碎浮云。
《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
PART.03 乌江寨里赏风情
九十年前强渡乌江的楠木渡渡口,如今成了深藏在黔北大山里的江南水乡一一乌江寨,寨子里和平染坊的蜡刀正剖开时光,晕出九十年前渡江的硝烟与血痕;江心忽起清啸,独竹漂一竿青竹起凌波,荡开迴龙岛的倒影;青石板上苔痕如密电码,每一步皆踏中“强渡乌江”的韵脚。
乌江寨和平染坊
摇橹船
PART.04 花茂苟坝寻乡愁
1935年春夜,一盏马灯刺破黔北寒雾,毛泽东同志往返独行三公里,将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悬崖拽回。推开苟坝会议会址的木门,长桌中央的马灯犹亮,否决“进攻打鼓新场”的决议如刀刃劈开历史的歧路,那一夜,一人一灯,孤勇者的脚步九十年后依稀可见。
苟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
踏上乡愁小道,青石板沁着露水,恍若当年散会的星火未熄,道旁老槐的年轮里,战士跋涉于光幕,这少数人的路终成了多数人的光。
乡愁小道
PART.05 茅台渡口访奇功
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的展柜里,红军与茅台酒的故事演绎着纪律与温情的博弈,茅台渡口的浮桥早化云烟,唯余红军桥铁索悬江,风起时是酒与号角的音频重叠,军号嘹亮,蒸粮声隆隆,在赤水河畔裹挟着酒香奔涌。
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
茅台渡口纪念碑
茅台镇红军桥
PART.06 赤水四渡忆峥嵘
赤水河蜿蜒如谜,九十年前的赤水河畔,演绎着太平渡的折返、二郎滩的奇袭,铸就了“四渡赤水”的军事神话;展柜中褐色的绷带染着血,文物不泣,却将“以少胜多”的绝唱刻进山河骨缝。
四渡赤水渡口之一——太平渡 胡志刚 摄
四渡赤水渡口之一——二郎滩
PART.07 土城镇里续荣光
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沙盘上,青杠坡战斗遗址如同一座沉默的青铜碑,镌刻着九十多年前那惨烈的血色诗行;土城渡口的暮色里,百姓卸下门板,搭建浮桥,红军战士草鞋逐浪,一渡赤水拉开序幕。
四渡赤水纪念馆
土城渡口
PART.08 丙安镇上寻红迹
赤水河咆哮着切开峡谷,红军渡口纪念碑孤峙崖畔,碑文如刃,刻着“夜渡赤水”的生死时速。1935年1月,红一军团在此架起浮桥强渡,耿飚将军日记里记载:“浮桥摇晃如悬命,一步踏错即葬身急流”。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
踏上铁索桥,锈蚀锁链在风中战栗,风雨长廊的梁柱上,弹孔与斧凿交叉相错,廊檐滴水敲打青石,仿若当年红军疾行的脚步回声。
丙安铁索桥
今夏,到遵义。畅享绿意芳华,遍寻红色遗迹。
来源:醉美遵义行
责任编辑:李俊 欧阳博婧 肖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