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20:45:00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面对传统美食,糖尿病患者向医生发问: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粽子?怎么吃才科学健康?……5月25日,市第二人民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婷提醒,粽子虽味美,但要控制食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科学搭配,正确选粽,这样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又能兼顾健康。
控好血糖可食粽
“这几天家人包了不少粽子,我特别想吃,但又担心血糖,所以来问问您,看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粽子?”63岁的马大姐询问着医生。“可以吃,只要将自己的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相关细节。”李婷回复。
中医认为,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而糯米在中医看来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后,气温升高,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此时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在选粽子、吃粽子时要格外注意细节。”李婷再三强调。
挑选粽子讲方法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黄米,这两种主料对血糖的影响都不可小觑,但相比之下,黄米对血糖的影响比糯米稍低一些,推荐糖友选择黄米包的粽子。”李婷提醒,粽子馅有甜的、咸的,推荐糖友选择杂粮杂豆粽,如紫米、玉米、莲子、芸豆、红豆、燕麦等,可帮助糖友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
“不推荐糖友选择枣泥粽、豆沙粽。”李婷特别提醒,枣泥、豆沙馅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糖友吃后血糖很快升高,容易造成血糖波动。而咸馅粽子,多用五花肉、咸肉或者咸蛋黄做馅,虽然血糖升高没有枣泥粽、豆沙粽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仍然能达到比较高的血糖峰值,且持续较久。同时,由于咸馅的粽子有很多脂肪,容易造成能量超标,不推荐糖友吃。
科学搭配控食量
“其实,吃粽子时,不仅要控制食量,还要注意科学搭配。”李婷建议,吃粽子时,可先吃一些绿叶蔬菜,这样不仅可以缓和粽子对血糖的影响,还能增加饱腹感,以免吃太多粽子;要细嚼慢咽,缓慢进食、充分咀嚼,有助于更好消化,避免过快地吸收碳水化合物;吃粽子后,一定要监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
“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相当于半碗米饭,粽子是一种主食,不适宜做辅食。如果正餐中已摄入正常量的米饭和面食,最好不要再吃粽子。”李婷提醒,由于粽子的饱腹感弱,密度大,对一般食量的人,两三个粽子可轻松下肚,而糖友宜选择100克左右的小粽子,吃一个即可,以免能量超标。
并州新闻记者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