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3:31:00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朱桥 郴州报道
春暖茶乡,桂东县桥头乡的万亩茶园里,一垄垄茶树舒展着新叶,鲜嫩的茶芽泛着油亮的光泽,青碧色的叶片层层叠叠。茶农们欢声笑语,肩挎竹篓,指尖翻飞,一片片鲜茶叶落入篓中。茶叶大户杨聪辉的茶叶加工车间里,两条新上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
“多亏乡纪委协调帮助,不到10天就解决了我家厂房电力扩容,春茶加工没耽误!”杨聪辉高兴地说。
桥头乡是罗霄山脉南麓的“千年茶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产业成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4年,桥头乡茶产业年产值同比增长25%,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突破20万元,茶农户均存款达15万元。
乡纪委干部走进茶园访茶情。
为促进茶产业稳步高质量发展,乡党委主动谋划,推动乡纪委立足岗位职责,聚焦政策落地、要素保障、民生需求,以“嵌入式”监督破解产业发展堵点。
“不用担心新增加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用电问题!”茗香缘茶叶企业负责人对纪委的回访,频频点赞。
原来,乡纪委干部在日常监督走访中发现部分茶企生产用电不稳定、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乡党委高度重视,要求乡纪委立即开展专项督导,协调供电部门上门服务。
现场勘察、计量增容、改造线路……不到10天的时间,从申报到解决问题,从个别茶企用电,到建立“一企一策”用电服务机制,茶企满意,茶农夸奖。
“今年以来,开展茶企用电安全排查20余次,消除隐患6处,全乡茶叶加工电气化率达93%,企业产能提升35%。”
“产业道路硬化以后,每天出行更安全,鲜叶运送效率更高!”侠头村中其组村民张开权指着新修的产业道路有感而发。
茶企的事就是乡里的事,茶农的活就是我们基层干部的活。桥头乡纪委紧盯茶园道路不畅问题,推动3个村组硬化产业道路5200余米,鲜茶运输效率提升20%,形成“道路提质—损耗降低—收益增长”良性循环。
同时,同步监督建成4座茶叶冷库,带动合作社年增收80万元,“路网贯通茶园、冷库覆盖片区”产业格局逐渐凸显。
桥头乡还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对惠农资金、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督促整改涉农资金问题,完善制度5项,返还群众资金26.12万元。
如今,桥头乡发展“玲珑王”“桥园春”“红桥云峰”“湘桥青”等明星茶企6家,培育加工户61户,带动2700余户农户种茶,年产干茶150万斤,综合产值1.6亿元,吸纳就业4000余人。
清风扬正气,监督促发展。从破解电力瓶颈到贯通产业脉络,从规范资金使用到培育龙头企业,桥头乡以监督效能催生产业动能。如今,漫山翠绿的茶园里,茶农们采摘的不仅是嫩芽,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希望。
永泰大洋创新合作模式让农户家门口增收 苦瓜带来甜日子
2025-07-27 11:22:00温州瑞安国际印包工业设备展2026年3月举办
2025-07-25 11:44:00【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太原⑥】太锅集团: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革新
2025-07-25 10:48:00探索实践“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这份“宜宾答卷”成产融合作大会鲜活样本
2025-07-24 17:47:00中航成飞股东户数减少4892户,户均持股3.47万股,户均持股市值300.88万元
2025-07-24 07:11:00保康县推进中药材产业建设上新台阶
2025-07-22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