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2:06:00
文|九州商业观察
卫龙美味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2024年成绩单:总收入62.66亿元,同比上升28.6%;年内利润10.68亿元,同比上升21.3%。这不仅结束了公司自2020年首次突破40亿元营收后连续四年徘徊的局面,更被视作突破瓶颈的重要标志。
然而,这份“喜报”的光环之下,一场剧烈的高层人事地震与业务转型阵痛正悄然上演,引发市场深度忧虑。
光环下的转身:CEO、CFO接连离职
就在业绩创新高的时刻,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带领公司取得这一成绩的首席执行官孙亦农宣布辞职。公告称其因“个人事务及其他业务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CEO职务,仅保留顾问角色。
孙亦农于2021年12月加入卫龙,任期不足四年。引人瞩目的是其远超创始人的薪酬:2022年、2023年分别高达1588.6万元和2349.3万元,同期董事长刘卫平的薪酬则维持在891.7万元和893万元水平。在业绩突破、高薪加持的顺境中选择离开,外界对其“个人原因”背后的真实动因充满猜测。
无独有偶,距孙亦农离任仅四个月,2025年7月,效力卫龙近15年的老将、首席财务官彭宏志也宣布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辞任,将于8月31日正式生效。更令市场警觉的是,在辞职公告发布前几日(7月3日、4日、7日),彭宏志连续减持公司股票99.66万股,套现意图明显。2024年,其年薪高达1821.5万元。
接替彭宏志的是34岁的执行董事余风。余风自2011年加入卫龙,拥有14年行业经验,历任市场中心副总裁、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等职,2024年3月升任高级副总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事变动意味着短期内公司两大核心管理职位——CEO与CFO——均发生更迭。
家族重掌舵:创始人回归与治理隐忧
孙亦农的离去,标志着一个短暂的“职业经理人时代”的结束。其CEO职位由公司创始人之一、副董事长刘福平接任。而随着彭宏志的离任和余风的上任,卫龙的核心管理层构成更清晰地指向一点:刘氏家族的全面回归。
据公告披露,当前卫龙美味的五位执行董事:刘卫平(董事长)、刘福平(新任CEO)、彭宏志(即将离任)、刘忠思、余风,均属创始人刘卫平的刘氏家族成员。具体关系为:刘福平系刘卫平之弟; 刘忠思系刘卫平、刘福平的堂弟;彭宏志系刘忠思的表兄;余风系刘忠思的表弟。
换言之,在上市后将管理权交予职业经理人(孙亦农)约四年后,卫龙美味的核心管理权柄已完全收归创始家族手中。这种转变在短期内完成,且伴随关键岗位的离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透明度、决策独立性以及长期战略稳定性的担忧。
增长的AB面:魔芋爽崛起,辣条失守
细究卫龙2024年业绩增长的驱动力,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变化浮出水面:曾经的王牌产品辣条(调味面制品)风光不再,而魔芋爽等蔬菜制品异军突起。
财报显示:辣条失速, 2024年辣条收入26.67亿元,同比仅增长4.62%,占公司总收入比重首次跌破50%至42.6%。这延续了其销量下滑的颓势(2021年19.36万吨 -> 2022年15.06万吨 -> 2023年12.44万吨)。券商分析指出,提价策略、渠道调整以及麻辣王子等新兴对手的激烈竞争是主要原因;魔芋爽扛旗,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业务表现强劲,2024年收入同比飙升59.10%至33.71亿元,超越辣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53.8%)。卫龙在该细分领域占据显著优势(魔芋爽品类市占率约70%,魔芋零食品类市占率约42%),成为驱动整体增长的核心引擎。
业务重心的转移,也深刻影响着卫龙的渠道策略和市场表现。公司大力推行“渠道下沉、深度分销”,2024年线下渠道贡献了88.8%的收入。然而,这一战略在落地过程中引发了诸多问题:经销商困局, 山东、湖北等多地经销商反馈,公司存在向经销商压货、串货严重、价盘混乱等问题,侵蚀了经销商利润,导致部分区域经销商选择退出。山东某县级市经销商张雷透露,当地代理空缺后,铺货工作只能由地级市经销商代劳。湖北经销商刘明直言,部分南方市场表现甚至不如竞品麻辣王子;品类失衡, 除辣条动销下滑,魔芋爽也面临串货困扰,而卫龙其他品类销量普遍偏低,未能形成有力支撑。终端挂件类货架资源有限,也制约了多品类的协同发展。
市场的投票:股价暴跌与未来迷思
资本市场对卫龙高层的频繁变动和业务挑战反应迅速且剧烈。就在CFO彭宏志辞职公告发布的次日(7月10日),卫龙美味股价单日暴跌12.97%,市值一日蒸发近46亿港元。这清晰地传递了投资者对管理层稳定性及公司短期前景的忧虑。
尽管凭借魔芋爽的强劲表现,卫龙在2024年及2025年初股价曾经历大幅上涨(年初至4月下旬涨幅超140%),并被纳入恒生综指及港股通,但近期的动荡凸显了其光环的脆弱性。高管在财报发布前夕的辞职和减持行为,更是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
双面卫龙的十字路口
卫龙站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十字路口。一面是魔芋爽带来的增长新引擎和亮眼的财务数据;另一面是核心品类辣条的持续萎缩、渠道变革引发的阵痛、创始家族重掌大权引发的治理疑虑,以及短期内关键高管接连离职带来的动荡。
刘氏家族的回归,虽有助于战略统一和文化延续,但能否在日益复杂激烈的休闲零食品类竞争中,以更透明、高效的治理,成功推动产品多元化、稳定渠道体系、重建投资者信心,将是卫龙能否真正突破瓶颈、续写“美味”传奇的关键考验。市场正屏息以待,观察这家“辣条之王”如何在业绩新高后,稳住船舵,穿越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