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9:51:00
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之一。上周,中国教育对外交流迎来一系列重要主场活动,展现我国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中的新进展、新亮点。
一周之内,先是在新疆乌鲁木齐,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第九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相继举行;继而在湖北武汉,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举行,中外嘉宾云集江城,以此为契机,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对话会及多场教育外事会见相继开展。
高密度、高强度的教育外事活动,凸显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当前,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知识创新加速推进,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从知识发现到商业化应用的过程加速缩短,给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需要各国教育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
“中国与中亚国家教育均肩负着国家繁荣发展和人文交流的重要使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将以数字教育为纽带,与世界各国一道,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上周外事活动中的一系列讲话,表明中国对教育开放合作的深层认知和战略定力。
高密度、高强度的教育外事活动,凸显出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我国已与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留学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扩大,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学历生比例提高到60%以上,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以实际行动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今天的参观和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化技术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这正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国外嘉宾对中国数字教育在一线的应用赞不绝口,中国教育实践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建立在我国教育扎实练好“内功”、夯实根基的基础之上。
怀进鹏在第九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上指出:“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有力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拥抱数字变革,构成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对全球教育的独特贡献。”
以数字教育为例。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3年来,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深化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等方面亮点频出,取得显著成效。正因为有如此独特和深厚的实践与积累,我国在世界数字教育上赢得广泛赞誉,吸引多方合作。
也正因此,持续办好自己的事,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是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主线。
上周,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西北片区调研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稍早前,同一主题的京津冀片区调研座谈会也于北京召开。
接连召开的座谈会表明,各地各校要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优先事项加大力度来抓,切实把党中央擘画的教育强国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
唯有如此,中国教育才能在包括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在内的一系列领域里,拥有越来越足的底气,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