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9:11:00
金山枫泾新元村,一片被水网编织的千年圩田溇沼,是农耕文明与自然湿地共生的智慧密码,更是沪派江南最原真的水乡底色。
宅前屋后,触手可及的湿地,是村民生活的日常。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小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还会划到黄浦江边兜兜风,别有一番情趣。
说起新元村,就不得不提这里传承千年的圩田文化。不妨想象一下,乘一叶扁舟在水网间穿梭,这种体验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之久,这正是圩田文化最鲜活的注脚。
这种独特的耕作体系不仅蕴含着珍贵的水利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生态智慧。
同济规划院设计师钟雪给记者现场展示了一份清代《筑圩图说》中的圩田构造示意图,令人惊叹的是,图纸呈现的格局与如今的实际地貌如出一辙。
圩田利用“筑圩、浚河、修闸”的治理技术,将水田与湿地融为一体,巧妙地开发了圩田区域水系自然的调蓄功能。溇沼则结合江南水乡传统水生蔬菜——“水八仙”的种植,即茭白、莲藕、茨菰、荸荠、菱角、 芡实、水芹、莼菜等,呈现江南水乡农业风貌的典型形态。
150年历史的“落戗屋”黑瓦飞檐,坐北朝南、东面临水的格局,恰似一本打开的典籍,记载着先民“临水环居”的生存智慧。
坐拥“泾河低地”独特风貌,以水为笔,新元村正书写着国际化大都市一方水乡湿地的静谧。
水围村,村包田。田水村湿相依,这里不仅是千年圩田溇沼湿地的活化石,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样板。
新元村的故事,仍在流水“湿”意中静静流淌…
看看新闻记者: 沈姝艳
编辑: 沈姝艳
视频编辑: 吕艳 李佳
美术编辑: 倪璇
摄像: 马沛磊
责编: 严玮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