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1:45:10
山门
柏林禅寺位于赵县县城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
柏林禅寺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古称观音院,宋代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为柏林禅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柏林禅寺从古至今香火绵延不绝,高僧辈出。根据僧传记载,著名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前往印度之前,曾在柏林禅寺跟随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到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由此柏林禅寺也成为佛教禅宗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柏林禅寺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五十年,最有名的便是佺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自此之后柏林禅寺革律为禅,宗风大盛。
元代,柏林禅寺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性禅师行化,因此这里更加气象恢弘,成为燕赵一带佛教中心。 明清两代,柏林禅寺继续发展壮大,寺院住持同时担任朝廷僧正司僧正。
清末民国以来,由于战乱等原因,柏林禅寺遭受多次劫难,寺院建筑、佛像等损毁殆尽,寺院中仅剩赵州禅师舍利塔与二十余株唐朝古柏。改革开放后,柏林禅寺恢复佛教活动,寺院建筑得到逐步修复。
目前柏林禅寺建筑有普光明殿、钟鼓楼、观音殿、万佛楼、藏经楼、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禅堂、古佛庵、文殊阁、普贤阁、赵州禅师舍利塔等,规模宏大,香火不断。
正式进入柏林禅寺后,迎面第一座建筑是赵州禅师舍利塔。赵州禅师舍利塔又名从谂禅师舍利塔、柏林寺塔、这座古塔始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柏林寺塔为纪念禅宗大德从谂禅师而建,高39.5米,为八角七级楼阁式密檐塔。站在塔下向上望去。高耸云茹的佛塔直冲天际,好似从谂禅师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柏林寺塔
驻足观赏一会,我转过柏林寺塔一路向前,很快眼前出现一座大殿,走上前观看原来是普光明店。这里面供奉的是释迦摩尼佛。此时大殿前聚集着许多信众,他们都在十分虔诚地进香祈福。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也深受触动,每一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祈求美好生活,而这也是人类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
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
如同其他信众一样虔诚地进上三炷香,我继续向前,接着便到达了观音殿。观音殿中供奉的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形象本为男性,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观音菩萨的形象也逐渐演变成女性,而这也更能体现出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同时观音菩萨本被称为观世音菩萨,但是在唐朝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所以改为观音菩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皇权的至高无上,宗教始终无法凌驾于世俗之上,而这也为中国打破了宗教枷锁,奠定了中国世俗化的基础。
观音殿
向观音菩萨进香后,我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很快到达了万佛楼。万佛楼是柏林禅寺内最高大宏伟的建筑。在万佛楼中供奉着五方五佛,即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同时还供奉着一万零四十八尊小佛,正对应了万佛楼这个名字。
万佛楼
万佛楼
虔诚地进上三炷香,静静站立祈祷,一时间我感觉身心都得到了净化。缓缓睁开眼,美好的世界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在这一刻温暖向我涌来,一切不愉快和烦恼都被抛诸脑后。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参观完了整座柏林禅寺。此时我已经饥肠辘辘,简单吃些东西,在秋风的欢送下我踏上了归途。